首页 花卉园艺 温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,植物开花为什么要有温差?

温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,植物开花为什么要有温差?

本文目录一览:

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?

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温度关系十分密切,其中温度主要指空气温度、土壤温度和叶表温度。花卉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条件与其原产地及品种特性有关。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。

(1)温度影响花卉的休眠与萌发。

包括影响种子、球根和宿根花芽休眠与萌发。

影响种子的休眠与萌发。任何花卉种子萌发都需要一定适宜温度,有的范围宽些,有的窄些。有些花卉种子需要低温处理打破其休眠。秋播花卉,要在温室中促成栽培,有些种类需要低温处理种子后,方可开花。

影响球根休眠与萌发。夏季低温处理(冷藏)可以使郁金香、水仙、百合等一些秋植球根花卉在冬季提前萌动。大丽花、唐菖蒲等春植球根花卉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萌发生长。

影响宿根花芽的休眠与萌发。每年秋末温度高低影响休眠的早晚,早春温度高低影响萌动早晚,都会影响花期。

(2)温度影响花卉生长过程(营养生长)。

花卉的营养生长过程包括茎伸长,侧芽萌发,节间伸长,发叶多少等,这些都需要适宜的温度。温度对生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生理代谢的影响发生,如温度影响光合、呼吸、蒸腾、物质吸收及转运等。

最适温度是花卉生长发育需要的温度。在一定的温度范围,花卉才能正常生长,这个范围因花卉种类和生长阶段而异,有些花卉及一些生长发育阶段较窄,而有些花卉及一些生长发育阶段则相对宽一些。在适宜温度条件下,生长发育最快,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,超出一定温度甚至会造成该花卉的死亡。需要注意的是,最适温度不是固定不变的,随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诸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而变,随季节和地区而变,随多年生花卉的年龄及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而变。花卉生长的最适温度是使花卉健壮生长,有较好的抗性,有利于后期开花良好的温度。

气温与地温。一般花卉生长发育存在最适的气温与低温差异。有少数花卉要求一定的地温,如紫罗兰、金鱼草、金盏菊的一些品种,以低温15℃最适宜。一般来说,较高的低温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发育。大多数花卉对气温与地温差要求没有这样严格,在气温高于地温时即可生长。

昼夜温差。原产于温带的花卉要求最适昼夜温差,而原产于热带的花卉,如许多观叶植物则在昼夜温度一致的条件下生长最好。

(3)温度影响花卉发育过程。

包括花芽分化、花芽伸长、开花、结实、果实成熟。

花芽分化。花的发生和花芽分化都需要一定的温度,不同原产地的花卉或不同特性的品种,要求的温度不同。一年生花卉、宿根花卉中夏秋开花的种类、球根花卉的大部分种类,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花芽分化。春植球根花卉在夏季生长季节进行花芽分化;而秋植球根花卉在夏季休眠期进行花芽分化。还有一些花卉,如中华紫菀、金光菊在高温诱导下成花。相反,有些花卉需要在低温条件下花芽分化,如金盏菊、雏菊、小苍兰、石斛属和卡特兰属花卉。原产温带中北部各地的高山花卉,需要在20℃以下的凉爽条件下进行花芽分化。二年生花卉、宿根花卉中早春开花的种类,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成花。这种低温对植物成花的促进作用称为春化作用。感受10℃的低温数天后才能成花,如果没有低温条件或低温时间不够,则不能开花。如紫罗兰,一般品种是在叶子8~10枚,20天左右的10℃下低温通过春化。

花芽伸长。大多数花卉花的发生、花芽分化和花芽伸长最适温度差别不是很大。但是秋植球根类花芽分化最适温度与花芽伸长最适温度常常不一致。如郁金香花芽分化适温为20℃,花芽伸长适温为9℃;风信子花芽分化适温为25~26℃,花芽伸长适温为13℃。

花色及花期。温度对花色的影响,有些花卉表现明显,有些不明显。一般花青素系统的色素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。如大丽花在温暖地区栽培,即使夏季开花,花色也暗淡,到秋凉气温降低后花色才艳丽。再如冷寒地区栽培的翠菊、菊花等花卉,色彩一般比温暖地区栽培的色彩艳丽。一般情况下,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已盛开的花卉延长花期。

温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,植物开花为什么要有温差?

温度对花卉的影响及控制方式是什么?

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,它主要是通过对植物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影响来实现的。花卉的种子发芽、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都有它的最适宜温度、最高和最低极限,超过了这个界限,它的生长发育、开花结果都要受到影响,甚至无法生存。一般地说,随着温度的升高,生长发育加快,但超过了极限,生长就会停止或者死亡。只有在最适宜的温度下,才能迅速而健壮地生长发育、开花结果。大多数花卉的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都在12.8~23.9℃。

1.温度与品种

根据花卉对温度的耐受程度,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:耐寒

花卉一般能耐-20℃左右的低温。如萱草、蔷薇、玫瑰、迎春、紫藤、金银花等。半耐寒

花卉一般能耐-5℃的低温,如菊花、芍药、三色堇、金鱼草、石竹、翠菊、郁金香、月季、梅花、玉兰、夹竹桃、五针松等。不耐寒

花卉有温室花卉之称,如文竹、一品红、变叶木、龙吐珠、鹤望兰、万年青、马蹄莲、橡皮树、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等。2.温度与生长发育

各种花卉的生长发育和休眠都要求一定的温度,不同种类花卉因原产地的气候不同,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,如瓜叶菊、仙客来、天竺葵等为7~13℃;月季、石榴、百合等为13~18℃;牡丹为20~25℃;茉莉花为25~35℃等。如果超过最高温度或低于最低温度的界限,花卉的正常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损害,甚至导致死亡。例如原产于南方的花卉引种到北方栽培时,如果冬季温度低于原产地就会出现冷害或冻害;相反,原产于北方喜欢冷凉气候的花卉,如果冬季温度过高,就不能充分休眠而空耗养分,从而会影响第二年的生长和开花。

同一种花卉在不同的发育阶段,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,如在播种以后要求土温偏高些,以利于种子吸水、萌发和出土。幼苗出土后温度宜略低些,如果此时温度过高,幼苗易徒长,致使植株细弱。当植株进入营养生长以后则需较高的温度,高温能促进营养生长,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。多数花卉在开花阶段又要求温度略低一些,有利于生殖生长,伏天开花的花卉较少,大多数就是这个原因。

地温也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,夏季地温比气温高得多。据测定,当气温34℃时,在8cm深处地温达到40℃,12cm深处高达44℃,这样的地温就会影响花卉根部的生理机能,这时就需采取傍晚浇水和地面铺草措施来抑制地温上升。只有保持一定地温,才能使土壤微生物活动顺利进行。

3.温度与开花

温度对花卉的花芽分化和开花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。大多数原产温带地区的花卉,在整个生长生育过程中,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,才能转入以开花结实为主的生殖生长阶段。只有当外界温度满足了它们所需的低温要求时,花卉植物在温度回升时才能正常开花,否则正常的生命活动就不能延续。

4.室内温度特点

居室内的温度有两个特点:一是室内的昼夜温差小,室内白天较少受阳光直接照射而温度较低,晚上则较室外暖和,因而,昼夜温差较小;二是室内的最高温度主要集中在7、8、9三个月,最低温度出现在供暖前后的12、1、2月三个月。因此,在此期间应特别注意室内的温度管理,将植物摆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。

5.温度控制

在夏季高温季节要加强遮阳措施,多淋水,减少地面的温度;在冬季要及时入房越冬。

植物开花为什么要有温差?

温度是影响园林植物的重要因素之一,它影响着植物的地理分布,制约着生长发育的速度及体内的生化代谢等一系列生理机制。地球表面温度变化很大,空间上,温度随海拔升高,随纬度增加(北半球)而降低;时间上,温度1年有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的变化,1天有昼夜的变化。

温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,主要是通过对植物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影响而实现的。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有最低、最适、最高温度,称为温度的三基点。低于最低或高于最高温度界限,都会引起植物生理活动的停止。

1.温度与生长的关系

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一般为4~36℃,但是因植物种类和发育阶段不同,对温度的要求差异很大。热带植物如椰子、橡胶等要求日平均温度在18℃以上才能开始生长;亚热带植物如柑橘、香樟、竹等在15℃左右开始生长;暖温带植物如桃、紫叶李、槐等在10℃,甚至不到10℃就开始生长;温带树种紫杉、白桦、云杉在5℃时就开始生长。一般植物在0~35℃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上升,生长加速,随温度降低,生长减慢。当超过植物所能忍耐的最高和最低温度极限时,植物的正常生理活动及其同化、异化的平衡关系就会被破坏,致使部分器官受害或全株死亡。低温会使植物遭受寒害和冻寒。寒害指气温在0℃以上树木遭受的低温伤害。轻木(ochromalagopus)的致死低温为5℃;三叶橡胶在0℃以上的低温影响下,叶黄而脱落。寒害多发生在热带地区。冻害指一些冬季寒冷的地方,气温常在0℃以下,树木地上部分的组织内部发生结冰而引起的伤害。冻害的严重程度除了极端低温值外,还与降温速度和持续时间有关,也以植物抗性大小而异。在相同条件下,降温速度愈快,植物受伤害愈严重,低温持续的时间愈长,受伤害的程度愈大。

土壤低温对园林植物的危害也较大。特别在气温比土温高时,植物地上部分进行蒸腾而失去水分,根系因土壤结冰无水补充,也会发生生理干旱,时间长了会引起枝条干枯死亡。高温对园林植物的危害,主要是破坏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平衡,使呼吸作用超过光合作用,结果使植物饥饿而死亡。其次,高温能促进蒸腾作用的加强,破坏水分平衡,导致植物枯萎死亡。高温还能促使叶片过早衰老,减少有效叶面积。

2.温度与开花的关系

温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花芽的分化方面。对于某些植物来说,一定范围内的低温有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,例如紫罗兰只有通过10℃以下的低温才能完成花芽分化。花芽分化要求的温度与开花需要的温度往往是不一致,原产热带或亚热带的植物开花所需要的温度较高,如牵牛、茑萝、鸡冠花、半枝莲、凤仙花等要求温度在10~16℃开花最好。许多树木如得不到它所需要的低温,就不能开花结实。有人将塔杨栽培于福州,由于月平均气温为11℃,温度太高,得不到它发育所需的低温,虽能进行营养生长,但不能开花。即使是已经形成了花原始体,如果不能满足它对一定的低温要求,仍然不能开花。北方的许多树种花芽头一年形成,倘若冬天不能满足它对一定低温的要求,翌年就不能开花。不同植物开花需要的低温值和持续时间不同。起源于北方的植物需要的低温值比起源于南方的低,而且持续时间也较长些。此外,温度对花色也有一定影响,其原因是花青素和色素的形成和积累受到温度的控制,温度适宜时,花色艳丽,温度不适宜时,花色则淡而不艳。

关于作者: guimow

热门文章